一、救灾应急响应启动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镇累计发生了多起因强降雨影响导致的山体滑坡灾害,汛期及秋冬时期也出现洪涝灾害、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造成全镇94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3万元。接到上级启动应急响应通知后,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灾害发生第一时间,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抗灾救灾,有效保障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一是及时收集灾情,遇到灾害天气,各级部门一手抓防范,一手收集灾情,及时掌握各地受灾情况,镇应急办及时汇总全镇受灾情况并上报县应急管理部门。
二是科学抗灾核灾。灾害发生后,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受灾农村查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组织各村(居)紧急转移受威胁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三是扎实推进冬春救助御寒物资工作。为保证受灾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我镇及时发放救助资金1.4万元、御寒物资196件,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
四是强化村级应急管理员队伍建设。推动落实“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工作,组织村级应急管理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应急管理员的职责,增长业务知识技能,把握好灾害预警发布、灾情报送、引导群众紧急转移和避险自救等关键环节,高效、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五是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组织以“5.12防灾减灾日”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各级部门开展宣传和“六进”活动。组织各部门单位组织播放防汛、防火、防地灾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20余次,公共场所电子屏滚动防灾减灾公益宣传标语300余次。开展防汛、防火、防地灾应急演练2次,受益群众约1000余人。
二、救助效果评估:
在救灾救助过程中,我镇充分发挥了基层政府作用,及时组织力量投入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救助工作得到了受灾群众的肯定和感谢,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助和支持,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短板不足分析:
在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和减灾工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升本地区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和更新,保证灾害发生时有必要的救援物资能够及时调配和使用。
四、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推进自然灾害应急领域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综合减灾示范乡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工作,确保我镇2024年综合减灾创建工作顺利达标。
2、加强应急管理员培训管理,强化岗位职责,开展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3、加强灾害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加强部门单位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灾害风险会商分析研判,为灾害应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推动灾害预警信息到户到人。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救灾救助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措施,确保在面对各类灾害和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及时地做出应对和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