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85.6万元,同比增收355.7万元,增长3.1%。
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全额税收收入15772.2万元,同比减收4920.7万元,下降23.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8779.0万元,同比减收2536.4万元,下降22.4%;财政部门收入3106.6万元,同比增收2892.1万元,增长1348.3%。
分级次看:上划中央收入5618.6万元,同比减收1903.2万元,下降25.3%;上划省级收入1374.6万元,同比减收481.1万元,下降25.9%;县级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85.6万元,同比增收355.7万元,增长3.1%。
分税种看:全额税收收入完成15772.2万元,同比减收4920.7万元,下降23.8%,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3.5%;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779.0万元,同比减收2536.4万元,下降2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3.9%;非税收入完成3106.6万元,同比增收2892.1万元,增长1348.3%。总量排在前五位税种为:增值税5019.7万元,下降28.5%;企业所得税3823.6万元,下降37.6%;资源税3276.0万元,下降26.7%;个人所得税1313.6万元,增长158.8%;房产税655.3万元,增长58.3%。
2.财政支出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787.3万元,同比增支32985.1万元,增长114.5%。民生类支出55753.7万元,同比增支28991.1万元,增长108.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90.2%。
(二)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基金收入
全县基金收入30691.4万元,同比增收30499.7万元,增长159倍,增幅全市排名第2位(总量全市排名第1位)。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408.4万元,同比增收7216.7万元,增长3764.6%。
2、基金支出
全县基金支出7205.4万元,同比减支14531.0万元,下降66.9%,增幅全市排名第18位(总量全市排名第14位)。
二、财政预算收支运行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开局良好。新年伊始,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组织收入,1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85.6万元,同比增收355.7万元,增长3.1%,开局良好,增幅全市排名第12位(总量全市排名第16位);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779.0万元,同比减收2536.4万元,下降22.4%,增幅全市排名第17位(总量全市排名第9位);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3.9%,全市排名第1位。
2、传统行业有增有减。1月电力行业大幅增收、稀土行业下降明显,各传统行业具体入库税收收入情况简要分析如下:(1)增收方面:电力行业入库1697.6万元,同比增收1095.1万元,增长181.8%;钨砂行业入库147.2万元,同比增收72.5万元,增长97.1%;金融保险行业入库1751.7万元,同比增收540.9万元,增长44.7%。(2)减收方面:稀土行业入库4837.8万元,同比减收7542.3万元,下降60.9%;房地产行业入库1226.0万元,同比减收56.1万元,下降4.4%。
3、民生支出保障有力。1月适逢农历新年,为确保各项资金有序拨付到位,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资金拨付机制,全力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资金需求。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787.3万元,同比增支32985.1万元,增长114.5%,增幅全市排名第7位(总量全市排名第7位)。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累计支出55753.7万元,同比增支28991.1万元,增长108.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90.2%。其中教育支出11501.8万元,增长13.7%;科学技术支出165.2万元,增长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88.9万元,增长9.3%;卫生健康支出1859.6万元,增长8.8%;农林水支出6388.4万元,增长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