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定南

赣南日报数字报刊发 稻浪里的“金算盘”

来源:广电新闻中心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11-10 16:40:50

□特约记者张睿

金秋十月,定南县岿美山镇左拔村的百亩稻田里,金色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一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其中。种植大户徐满华站在田埂上,看着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机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晚稻长势比去年还要好,平均亩产预计有1100多斤。”徐满华随手掐下一穗稻谷,放在掌心轻轻一搓,吹去谷壳,露出晶莹饱满的米粒,“你瞧这成色,颗粒多饱满。”他身后,刚刚收割下来的稻谷通过收割机的卸粮筒哗哗地流入运粮车,不一会儿就堆起了一座小小的“金山”。

这片380亩的稻田,今年已经是他收获的第二季粮食。早在七月,这里的早稻就创下了亩产1200多斤的佳绩,总产量达45万余斤。如今晚稻再获丰收,按照粮商现场1.25元每斤的收购价,加上双季稻种植补贴,今年他的早晚稻总收入预计可达108万余元。

“种田也要精打细算。”徐满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项收支:“谷种、薄膜、育秧人工、机械耕作、农药化肥、飞防管护,这些成本都要一笔笔算清楚。”他细细核算后表示,扣除总成本,今年种植双季稻的净收益约48万元,平均每亩收益约630元。

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源自他多年摸索出的种粮“秘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选种是关键。”徐满华说,他今年早稻选的是生育期115天的万象优398,晚稻选的是生育期115天的韶香100,“这两个品种搭配,茬口衔接紧,光照利用足。更重要的是要掐准农时,早稻必须在3月10日前浸种,晚稻要在6月25日前完成浸种,这样才能避开寒露风,卖上好价钱。”

在他的示范田边,镇里组织的观摩会刚刚结束。许多来自各村的种粮大户们都围着他追问种植要领。“阿满,我也是和你一样管理,为啥我种的稻子就没你的好?”一位种粮大户的问题道出了大家的疑惑。徐满华耐心解答:“除了选种和农时,田间管理也得跟上。集中育秧保壮苗、优化肥水促大穗、绿色防控减损失,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这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观摩会,成了生动的农业技术培训课堂。镇村干部和种粮大户们通过现场察看和“算账法”,直观感受到了种植双季稻的效益。听着徐满华算完经济账,大伙儿纷纷表示:“来年一定要种好‘双季稻’!”

丰收的喜悦背后,也有过挑战。去年冬,降雨偏少,给接茬的油菜生长带来了压力。“我去年种了150多亩油菜,本来正为浇水的事情发愁呢。”徐满华说,“镇里借了一台洒水车给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在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四沟降渍涝、巧化控促壮苗、一促四防提产量等措施,保障了油菜正常生长。

晚稻收割接近尾声,徐满华已经开始谋划下一季的生产。“水稻收完,地不能闲,要马上转入油菜种植了。”他说,县里推广的“稻稻油”模式让一块田有了三份收入,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望着即将收割完毕的稻田,他信心满满:“接下来要抓好油菜种植的黄金时间,期待来年春天,这里能变成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

据定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共完成晚稻种植4.74万亩,目前已陆续收割归仓。同时,预计11月初全面完成秋冬种油菜1.46万亩的移栽工作。左拔村“稻稻油”轮作模式的成功实践,正在为全县粮油生产稳产增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