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学生校外集体活动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集体活动事故,防止事态扩大,有效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校外集体活动事故的原因:
带队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不遵守活动纪律擅自离队,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租用的车辆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疲劳驾车,违章驾车,驾驶员驾驶技术、应变能力差等等。
二、事故的预防:
1.活动前由学校通过广播、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点反复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2.旅行社导游人员在车上针对本次活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介绍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强调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加强对带队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要求教师加强管理。
4.活动过程中要求导游人员与教师始终跟随学生,不得放任学
生自由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加以教育。
5.要求选派遵守交通法规、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选用车容、车况、安全性能好的车辆为集体活动服务,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确保车辆安全状况良好。
6.“文明驾车、礼让先行”,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隐患。
7.活动前,校方及活动承办机构应到活动场所进行实地察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问题设施和危险地区要有专人管理,禁止学生入内游玩。
三、事故的处理:
一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一般按以下程序处理:
1.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学生送就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并通知家长。
2.一般事故三天内学校上报主管部门,重大事故及时将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一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警,并配合导游人员,学校教师,根据师生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抢救及处理,同时报有关领导。
4.因驾驶员交通违章造成学生伤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
6.事故责任认定和善后处理。如果事故是由学校管理不当或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则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若因学校管理不当造成伤害的,则在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如果事故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则按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如果事故是由活动场所的设施所造成的,则由学校与活动承办机构、活动场所进行交涉,达成合理的处理意见。



